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漫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

2011-05-20来源:罗浮山国药

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漫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

刘军  范立奎

摘要】 目的 探讨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。方法 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44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,治疗组76例给予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,对照组68例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,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疼痛、发热的发生情况和B超检查结果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.5 % (68/76),对照组总有效率67.6%(46/68) ,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1)。治疗组治疗后疼痛、发热发生率和B超结果阳性率分别为10.5% (8/76)、5.3% (4/76)、10.5 % (8/76) ,均低于对照组的32.4% (22/68)、14.7% (10/68)、33.8% (23/68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是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。


关健词】 短波疗法;胆囊炎;消炎利胆片

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慢性炎性病变,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炎性反应及反复的急性发作,使胆囊增生肥厚、纤维化萎编、囊腔缩小、功能丧失而引发,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,占85%~95%[1] ,此病病程较长,且易反复发作,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,本研究探讨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,现报道如下。


资料与方法

1  一般资料: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 10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44 例,男65 例,女79 例,年龄(38 .2 ±14 .2)岁,病程(5.4 ±3.2)年。

人选标准:

(1)患者有急性、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病史。

2)查体胆囊区有压痛感.可能触及胆囊肿大,莫菲征(+/-) ,偶见伴有发热体征。

3)临床表现为后消化不良,上腹饱胀,嗳气打呃,有胆绞痛发作史,平时感觉上腹或右季肋部胀痛、隐痛,或腰背部不适,进食油腻的高脂类食物后症状加重。

4)实验室检查:B超可见胆囊壁欠光滑,粗糙增厚;胆囊造影示影像浅淡,不显影或变形,结石阴影,或见排空延迟。在患者知情同意下,采用机械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 例,对照组68 例。两组患者的症状、病程、B 超检查结果、性别构成、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
2 方法: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6 片,3 /d ,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(上海产LDT-CD31 型超短波电疗机),采用温热量治疗,15min/次,1 /d 。两组均以10d 1 个疗程,治疗4 个疗程。


3 疗效判定标准:治愈: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,体温正常,B 超检查及生化指标正常,随访3 个月无复发。有效: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,B 超检查胆囊大致正常,体温基本正常,生化指标正常,随访3 个月内偶有症状出现。无效:治疗后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变。总有效包括治愈和有效。


4 统计学方法:采用SPSS 17.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,P<0.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
结果

1 .临床疗效比较:治疗组治愈37 例,有效31 例,无效8 例,总有效率89.5% ( 68/76 ) ;对照组治愈21 例,有效25 例,无效22 例,总有效率67.6% 46/68)。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1)


2 .临床指标比较:治疗组治疗后疼痛、发热发生率和B 超结果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0.05) , 见表l


表1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[ 例(% ) ]



讨论

      慢性胆囊炎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病、多发病,临床发病率约为10%[2],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性反应性病变,发病原因可能因为慢性感染、结石、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以及化学刺激所致,最新的慢性胆囊炎发病机制认为其病因与病毒感染、微循环障碍或细菌等因素有关,但最终其病理改变在临床中的表现是一致的,均与胆囊壁增厚、水肿、黏膜充血、灶性坏死、胆囊膨胀等有关,同时临床上可伴有少量纤维素渗出,与周围组织粘连等。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上腹部隐痛,进食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,在进食油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后.更易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。病史常是本病的重要诊断资料,特别是有典型的发作病史,对本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,结合临床特征和一些辅助检查,即可确定诊断[3]。目前临床上中西药治疗方法也很多,但疗效一般,西药治疗只能起到控制和缓解作用,容易复发[4]。因此需探讨研究一种有效、不复发的治疗方法,以解决慢性胆囊炎难以根治的难题。消炎利胆片是由穿心莲、溪黄草、苦木等药物组成。穿心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,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,具有显著的抗菌、抗病毒的作用,同时对消化系统具有显著作用,可以减轻慢性胆囊炎的炎性反应[5]。溪黄草是治疗胆道、胆囊疾病的传统中药制剂,多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等疾病,具有退黄、清热利湿、凉血散淤之功能,对胆囊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。研究表明,溪黄草水煎剂可明显增加实验动物家兔胆囊收缩的频率,对胆道括约肌有明显舒张作用,表明溪黄草有明显的利胆作用[6]。苦木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功效。三药联合应用,可以显著地提高利胆功效,促进胆囊收缩及胆汁分泌,增强胆汁排泄,改变胆汁淤滞堵塞状态,达到利胆、祛湿、清热的目的,同时对胆囊炎具有较好的预防其反复发作的功效[7~8]。


       超短波作用于慢性胆囊炎患者,可使病变部位血流加速,血管局部扩张,加强静脉回流,囊壁血运改善,促进渗出液吸收;超短波治疗胆囊炎能有效地加强胆囊平滑肌运动,降低平滑肌张力,使痉挛的平滑肌舒张,使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下降,痉挛缓解,从而起到迅速缓解疼痛的作用。同时还可以激活T 淋巴系统,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,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激发机体控制病原菌的作用。现在超短波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,与药物配合进行治疗,促进药物的吸收,提高临床疗效。而且随着临床治疗次数增加,临床症状消失,膨胀的胆囊缩小,胆囊张力逐渐恢复正常,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作用[9~11]。


       本研究应用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,能加快疼痛、发热等体征的恢复,在B 超下检查胆囊体征有显著改善,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,而且治疗方法温和,安全无创,患者容易接受,值得临床推广。


参考文献

1 . Elwood DR CholecystitiS Surg Clin North Am2008,88 (6) :1241-1252
2 .方邦江,朱培庭,张静喆,等.疏肝利胆中药防止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.中西医结合学报.2006,4 (1) :56-59

3 .宋福军,马秉刚,王永生.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探讨.华北国防医药.2010 ,22(3) :262
4 .崔凤奎,王国华,彭晓晖.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分析.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.2010,31(6) :873-874

5 .蒋珍藕.穿心莲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.中成药.2011,33(8) :1382-1388
6 .刘银花,梁利球,沈婕.溪黄草与虎杖煎剂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.时珍国医国药.2009,20(7) :1626-1627
7 .刘永东,谢华志.消炎利胆片致萎缩性胆囊炎108 例分析.中外医疗.2011,30 ( 13 ) :119
8 .张轶.消炎利胆片对胆囊炎治疗作用研究.中华临床医学.2010,20(5) :12-14
9 .唐丽丽.超短波结合药物治疗胆囊炎疗效观察.现代中西医杂志.2008,17( 12 ) :1834
10 .阎玉兰.超短波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漫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.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报.2007,27(2) :230-231
11.曹子洋,吕培瑾,张蓓蓓,等.针刺穴位联合药物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.中国医药.2011,6(3) :363-364